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谁能创造下一个“AI爱因斯坦”?第二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奖项揭晓

金秋时节,科学智能的创新火花再度点燃申城。

11月10-11日,第二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30支参赛队伍齐聚上智院,展开精彩激烈的决赛答辩,最终决出5名一等奖、10名二等奖和15名三等奖。

本届大赛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下称“上智院”)与复旦大学联合主办,阿里云协办,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鼎力支持。

作为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领域的全球前沿赛事,大赛不限国籍、地域、单位,面向全球人才进行选拔,共设立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质科学、社会科学、逻辑推理等五大赛道,奖池金额高达百万。

11日的2024科学智能创新论坛上,颁奖典礼隆重举行。各界嘉宾与获奖选手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汇聚科学智慧的创新赛事圆满落幕。

共吸引全球12687名选手参赛,

是Science,也是AI

今年10月,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John Hopfield和Geoffrey Hinton,以表彰他们在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面的奠基性成果,诺贝尔化学奖则授予了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全新蛋白质的David Baker以及领衔开发了AlphaFold2的Demis Hassabis和John Jumper。2024年诺奖的去向标志着“科学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随着技术迭代的不断加速,AI已经开始与基础科学深度融合,在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等领域发挥价值,大大拓宽了科研的能力边界,推动着新思路、新成果、新范式的不断涌现。

为了更好适应新时代的科研趋势,培育更多学科融合的AI人才,2023年6月,复旦大学和上智院携手发起了首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最终18个国家和地区的11653名选手参赛,掀起了一股科学智能的风潮。2024年7月,第二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再次起航,吸引了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12687名选手参赛,20多位来自上海顶尖高中的高中生首次组团参赛,赛事的多元性和影响力逐步攀升。

本届大赛邀请了多位顶尖专家为赛事保驾护航,顾问阵容可谓“豪华”,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赵东元,复旦大学校长助理、上智院理事长吴力波,复旦大学浩清特聘教授、上智院院长漆远。

作为社会科学赛道“市场博弈和价格预测”的出题人,吴力波表示:“本次赛题选择了电力市场,这一场景当中,既有新能源厂商的参与,也有传统的火力发电,既有金融市场的交易特点,也有很多物理学科的特征,这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吴力波认为,这一赛题旨在启发选手挖掘电力价格形成的背后规律,探究多主体博弈带来的供需特点,有助于电力市场的平衡稳定,进而以数字化手段加速可持续发展的转型。

创新,不仅体现在赛题的设置中,在选手答题的过程中,也涌现出很多富有新意的思路。本届大赛物质科学赛道评委、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徐盈辉就对选手的方案印象深刻:“由于催化反应数据通常伴随着较大的噪声和关键反应条件信息的缺失,这增加了赛题的难度。尽管如此,选手们通过创新的方法应对这些挑战,比如物质科学赛道第一名队伍ZW在催化反应产率预测任务中,创新地使用了检索增强预测,通过评估当前检索的反应与目前训练集中数据的相似性,来判定使用模型预测值或者数据检索值作为最终的预测结果,从而在这个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基于大赛开发的上智院·天池台,充分融合了上智院和阿里云天池台在各自领域的优势,能够为广大选手提供更聚焦于AI for Science领域的参赛体验,为系列赛事的持续举办构建了基础设施,彰显了各方把大赛“办长”、“办好”的决心。

未来,大赛官方将依托上智院·天池台,一方面围绕AI for Science的主题推出更多前沿赛事,打造系列化、多元化的赛事体系;另一方面,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长期运营,打造各类技术沙龙、论坛等,推动前沿创新力量的碰撞,促进科学智能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推进科学智能生态,加速学科融合进程,

大赛道获奖选手与大咖面对面

在10日下午举办的决赛答辩上,吴力波在开场致辞中表示:作为AI技术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的最前线,科学智能正在引领全球技术与产业变革浪潮,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催生更多内在动能。作为系列大赛的主办方,上智院长期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科学智能前沿创新策源地,支持复旦大学等高校与机构在产教融合、技术攻关方面开展工作。本届大赛的成功举办,正是各方共同努力的成果之一。

“期待选手在答辩中取得佳绩,充分展现自身才华与实力,也祝愿本届大赛取得圆满成功,为科学智能生态推广与人才梯队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她说道。

在上智院举行的“星辰之夜”活动中,漆远表示,这一大赛的设立,旨在挖掘和表彰那些在科学智能领域具有卓越创新能力的青年学者,他们身上具备勇于开拓等诸多宝贵品质,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前行的重要力量。期待获奖选手们能够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也相信上智院在复旦大学支持下能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各方的合作进程,围绕人才培养与技术传承持续发力,为科学智能领域的长远发展点燃更多“星星之火”。

颁奖典礼现场,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屈炜、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刘力与漆远一起,共同为来自五大赛道的15组团队颁发了大赛三等奖。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工作局局长潘晓岗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为决赛表现优异的10组团队颁发二等奖。

随后,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北京大学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主任鄂维南上台,为五大赛道的总决赛冠军团队,逐一颁发了一等奖的奖杯与获奖证书。荣获一等奖的团队分别是来自生命科学赛道的单排上分好难啊团队、来自地球科学赛道的Follow团队、来自物质科学赛道的zw团队、来自社会科学赛道的解密团队,以及来自逻辑推理赛道的leejt团队。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在读博士研究生张玮作为一等奖获奖团队代表发表感言:“感谢主办方举办世界科学智能大赛。AI for Science的赛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在比赛的过程中,有的方法性能较好、有的一般,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尝试。有位统计学家说过‘所有的模型都是错的,但有的是有用的’,希望在这类比赛的推动下,能诞生越来越多有用的模型。也很期待明年的赛题,届时会鼓励让师弟师妹积极参加,在纯粹的科研外也能感受产学研的区别和结合。”

在“未来新星”称号的授予环节,德勤中国副首席执行官戴耀华、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刘扬、上海科技馆展教中心副主任胡玺丹、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行政事业机构部总经理李哲、阿里云政企事业部上海总经理韩飞五名嘉宾上台,为晋级了本次大赛复赛的4组高中生团队授予称号,祝贺他们取得荣誉的同时,保持好奇与热情,为技术创新的明天贡献更大力量。

晋级地球科学赛道复赛的919团队队长、来自上海嘉定一中的高三学生李竞然,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参赛感想:“于我而言本次大赛是一次难忘的学习之旅。通过不同网络架构的嵌套叠加,我们尝试建立智能跨域、多尺度、精准的气象体系,让更精准预警成为可能。回顾参赛的过程,我深刻感受到了团队协作与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也增加了投身科学研究的信心,希望今后能在科技强国建设中彰显青年的力量。”

获奖团队都有谁?

快来看→


标签: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