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博
乌鲁木齐的夜空飘着细雪,我站在准备室的玻璃窗前,望着远处跑道上起落的航班。手机屏幕亮起,是妻子发来的消息:"今天在图书馆查到了一批珍贵的一手资料,终于可以完善论文的第三章了。"信息的配图是一摞厚重的古籍,旁边放着她惯用的保温杯。
这是我们之间最平常的对话。一个在云端穿梭,一个在书海遨游。记得去年除夕,她为了赶论文进度,一个人在图书馆待到闭馆。我执飞完最后一班,从乌鲁木齐飞往北京的航班,带着她最爱吃的家乡菜,在图书馆楼下等到深夜。
"小赵,准备签到了。"机长提醒道。我收起手机,走进准备室。春运期间,南航新疆分公司为保障旅客出行计划增加航班量,每个人都在春运的一线奋战着。但看到旅客们归心似箭的眼神,听到他们登机时由衷的感谢,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动力。
飞行途中遇到气流,飞机有些颠簸。我稳稳握住操纵杆,余光瞥见驾驶舱外璀璨的星河。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坚守的意义——每一个平安起落,都是为了让更多人抵达爱的港湾。就像妻子在图书馆里埋首故纸堆,不也是为了点亮更多心灵的微光吗?
落地后打开手机,妻子发来一条语音:"我刚刚在文献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也许能解决论文的核心问题!"她的声音有些颤抖,却掩不住兴奋。我望着航站楼外渐亮的天色,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春运还在继续,我们的故事也是。在这片广袤的天空下,在无数个图书馆里,有太多像我们一样的年轻人,用各自的方式守护着心中的火焰。或许这就是时代最美的风景——当银鹰掠过天山,当书页惊动晨光,相隔三千里的守望,终将化作春风里的回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