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第一次紧紧抱着那个刚来到世上的小生命时,却发现他的皮肤和眼白变得黄黄,心里或许会有些惊慌。别担心,这可能是新生儿黄疸在“作怪”。
什么是黄疸?生理性黄疸 vs. 病理性黄疸
黄疸,俗称"黄病",是一种会让皮肤、眼白变黄的病症。当人体内处理废物的系统出问题时,血液里一种叫胆红素的代谢物就会堆积超标,因为眼白部分的蛋白质更容易吸附这种物质,所以此病通常最早从眼睛开始发黄,接着才会在皮肤、口腔黏膜等部位显现。
据统计,约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经历黄疸的困扰。
香港时代医疗表示,黄疸通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但幸运的是,大多数黄疸属于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1-2周内自行消退,并且宝宝吃睡正常,精神及身体状态均不易改变,无需特殊治疗。
而病理性黄疸,则会发生得比较早(一般在出生24小时内)、进展迅速、持续时间长,还可能伴随着嗜睡、拒奶、发热等警报信号,需要迅速就医,排查是否存在溶血、感染、胆道闭锁等潜在问题。
黄疸宝宝可以接种疫苗吗?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明确指出,生理性黄疸并非疫苗接种的禁忌症,但病理性黄疸则需谨慎对待。
一般来说,如果宝宝只是轻微黄疸且没有其他不适(如发热、严重湿疹等),这属于生理性范畴,那么疫苗接种计划可以如常进行,以防延迟接种可能会增加宝宝感染的风险。
但如果黄疸是由溶血性疾病、严重感染、肝胆异常等引起的,宝宝可能需要先治疗原发病,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补种疫苗。例如,新生儿溶血病(如ABO溶血)需先控制黄疸,胆道闭锁则需优先处理肝胆问题,疫苗接种需根据宝宝的个体情况进行评估。
此外,母乳性黄疸通常不会影响疫苗接种,但如果黄疸值较高(如>15 mg/dL),部分医生可能会建议先监测胆红素水平或进行光疗,待黄疸有所缓解后再接种。不过,目前并无确凿证据表明接种疫苗会加重母乳性黄疸。
※ 接种疫苗前,医生会仔细评估宝宝的黄疸程度及整体健康状况,再考虑婴儿是否按照常规的疫苗接种方案,因此建议爹妈提前与接种点沟通,了解具体要求。
疫苗接种Q&A:关于黄疸宝宝接种疫苗的常见问题
Q1:黄疸宝宝打疫苗会加重黄疸吗?
答: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疫苗会导致黄疸恶化。个别宝宝可能因接种后轻微不适(如低热)影响胆红素代谢,但通常很快就能恢复。
Q2:黄疸退了多久能打疫苗?
答: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宝宝随时可以接种疫苗,但病理性黄疸则需医生评估,一般胆红素降至安全水平且健康状况稳定后即可接种。
Q3:哪些疫苗要特别注意?
答:早产儿或黄疸较重的宝宝,接种卡介苗时可能需要更严格的评估,但乙肝疫苗通常不受影响。
总体来说,婴儿黄疸虽然常见,但并不可怕。只要家长们了解相关的疫苗接种禁忌症,并且遵循医生的建议,便能为宝宝提供最佳的护理和接种安排,确保宝宝的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