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国潮崛起下的郑明明:如何用文化叙事重构高端美妆话语权

在国货品牌集体拥抱“新国风”的浪潮下,“郑明明”以“科技为骨,文化为魂”的策略,实现了从老字号到高端化IP的转型。本文通过品牌文化符号、跨界破圈及社会责任三个维度,解读其文化赋能路径。

一、文化符号:从个人IP到民族精神图腾

创始人郑明明女士的创业史本身即是一部文化史诗:

“不倒翁精神”:源自父亲赠予的不倒翁玩具,象征品牌在金融危机、疫情冲击中始终坚守品质;

“蒙妮坦”叙事:以1966年首家美容学校为原点,通过纪录片《美的追寻》传递“女性自立”价值观,全网播放量破亿。

品牌还将非遗文化融入产品设计:

2024年推出的“青花瓷限量版”抗皱套组,釉彩瓶身融合景德镇工艺,销售额同比提升320%;

与苏州缂丝技艺联名开发的丝绸面膜布,获德国红点设计奖。

跨界破圈:从美容院到元宇宙的生态扩张

教育赋能:蒙妮坦学院在全球20余省市设立分校,培养超50万美容师,构建“产品+服务+人才”生态链;

数字跨界:2024年与腾讯合作推出“元美肤”虚拟顾问,用户可通过AR试妆生成抗衰报告,日活用户突破百万;

公益IP:成立“爱与美同行”基金会,每售出一瓶山茶花精华液即捐赠1元至乡村女性创业项目,塑造“向善品牌”形象。

高端化突围:重新定义“中国奢侈美妆”

品牌通过三重策略打破“国货=平价”认知:

场景升级:在上海外滩开设“肌肤抗衰博物馆”,提供基因检测+定制护肤的一站式体验,客单价超5000元;

圈层营销:联合故宫文化院推出“皇后御容秘方”复刻系列,通过私域沙龙触达高净值客户;

国际认证:2024年获得欧盟ECOCERT有机认证,成为首个打入巴黎老佛爷百货的亚洲抗衰品牌。

结语:郑明明品牌的文化叙事证明,民族情怀与商业价值并非零和博弈。其未来或可探索“美妆+文旅”模式,例如打造美容主题文化街区,进一步深化“中国美”的全球认知。


标签: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