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古人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发育、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会读书,读好书,文学经典中耳熟能详的名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这些无一不是“爱国为民,忠于理想”的文化反映,而且这样的古诗佳句很多,这样的文学作品也很多。从屈原到文天祥,再到鲁迅,中国文学史上无数的作家无一不是崇高理想的坚定追求者,他们的铮铮铁骨至今令人肃然起敬。从屈原的《离骚》一直到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再到现代作家余光中的《乡愁》,中国文学史上太多的作品无一不在说明爱国精神是流淌在中国文人身上的血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色。
习近平主席曾引用《礼记》中的一句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是儒家“和而不同”的文化,要善于在对立中求得统一,要有容纳万物的胸襟。近年来,很多中国经典书目被翻译和推荐到海外,得到了高度的赞誉和评价。如今在国内,经典阅读越来越受欢迎,中国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念得到青少年的充分认可,这释放出一种积极的信号,今后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引导教育,让中国青少年更多关注、感受和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让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养分,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