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毕马威发布《2023年中国碳金融创新发展白皮书》。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区主席陶匡淳表示,减碳降排将会催生大量的“碳资产”管理服务需求,碳市场的发展需要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的碳市场和碳金融发展的模式。
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但是和较为发达的碳市场相比,碳市场的活跃度还有待提升。白皮书建议,中国碳市场可从明确长期规划、完善保障制度、提高市场活力三大方面进行制度规划的创新。
目前,一些地方已经试点碳市场的碳配额有偿分配,主要包括履约分配和非履约分配两种形式。全国多个地方试点碳市场已经开展碳配额的履约有偿分配,分配模式包括拍卖和固定价格售出,拍卖价格一般高于行情价格。履约分配的目的是促使未完成履约的实体尽早采购履约,实现总量控制目标,因此参与主体仅限于控排企业,且分配配额仅能用于企业履约。上海、深圳、湖北、广州和北京试点碳市场已开展碳配额的非履约拍卖,把拍卖作为一种灵活的市场调节工具,从而活跃二级市场。
白皮书认为,中国全国碳市场在交易机制方面应当从增加有偿分配占比、丰富风险管理机制和设置价格稳定机制三方面开展创新。第一,探索碳配额的有偿分配模式并进行推广,利用有偿分配的价值发现功能,保障碳定价的合理有效。第二,制定一系列措施以稳定碳价,比如配额发放调节机制,保障碳价的市场信号作用有效,引导各交易主体积极参与交易。第三,全国碳市场应当建立多种风险管理机制,确保能够区分正常市场行为和操纵行为,在允许基本面引起的市场波动的同时,制止和打击市场操纵行为,防范风险的发生。
毕马威中国金融业战略咨询主管合伙人支宝才表示,目前碳金融发展面临三个挑战:第一,碳金融活动被定位为“碳减排的从属性工具”,还需要在碳金融的顶层设计上共同努力,根据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实际,为金融机构深入参与碳市场创造条件;第二,中国碳金融在一线实践中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目前市场参与者普遍遇到的碳资产法律属性、碳金融产品交易规则等各类问题;全国碳市场周期性较强、价格波动率较低,交易市场化程度有待提升。
在本白皮书撰写过程中,毕马威调研了77位碳金融从业人员,受访者普遍认为,中国碳现货发展比碳金融衍生品成熟度高得多,丰富碳金融产品很有必要。支宝才表示,中国何时开放碳金融衍生品是一个需要深入研讨、谨慎推进的问题,碳金融衍生品将以合适的方式进入市场。
对于碳金融的创新,支宝才表示,与欧美碳市场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碳市场的建设是以服务碳减排目标为建设核心的,前期并未把其金融属性作为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不过从建立一个高度有效市场角度来看,发展碳金融是必由之路。
毕马威中国环境、社会及治理主管合伙人林伟表示,中国碳金融已经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首先,全国碳市场的规模将稳中有升,随着碳金融产品的丰富和碳金融交易机制的完善,未来全国碳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十万亿级别;其次,市场覆盖主体、覆盖行业、产品种类等核心要素均将逐渐丰富,金融机构、投资者等更多主体将参与到碳市场的交易活动中,碳市场覆盖的行业范围将有序从目前的发电行业扩展到更多行业,碳金融衍生品交易将以合适的方式进入市场;第三,全国碳市场价格将更加充分地反映社会平均减排成本,价格发现机制不断完善,未来碳市场的价格博弈将更为活跃,碳市场将通过碳价推动企业减排并促进减排技术革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