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美光退潮,存储芯片国产化迎来分水岭

10月17日,据路透社报道,两位知情人士称,由于业务尚未从中国2023年的禁令中恢复过来,美光科技计划停止向中国的数据中心供应服务器芯片,这标志着美光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出现局部败退。

美光退场,国产补位

美光在中国市场的退潮并非无迹可寻。美光财报显示,近年来其来自中国大陆的销售额在总营收当中的占比已经从2023财年的14.03%,降至了2024财年的12.1%,远远落后于美国的52.4%和中国台湾的18.7%。

2023年,中国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依法对美光在华销售产品进行了网络安全审查。审查发现,美光产品存在较严重网络安全隐患。为此,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依法作出不予通过网络安全审查的结论。按照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中国国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停止采购美光产品。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计算相关投资同比激增九倍,达到247亿元人民币(约34亿美元)。在这一蓬勃发展的市场中,美光留下的份额空缺,正为具备技术实力与资质优势的中国本土企业打开宝贵的市场机遇,其中长鑫科技作为国内DRAM产业的领军者,尤为值得关注。

对长鑫而言,这一市场变局带来双重利好。一方面,数据中心投资的迅猛增长创造了庞大的增量需求,而美光的战略退出则直接释放出现有服务器的存量采购空间,为长鑫产品进入主流供应链提供了明确的业务窗口。另一方面,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已成为明确政策导向与客户选择的刚性标准,长鑫凭借其在国内存储产业中的核心地位,在响应这一需求方面具备天然优势。这意味着,长鑫不仅受益于一个持续做大的“市场蛋糕”,更在加速获取其中不断扩大的“国产份额”。

长鑫崛起,发展强劲

在美光等国际厂商调整战略之际,长鑫科技作为中国DRAM产业的核心企业,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024年11月,长鑫科技入选福布斯发布的“2024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榜单,并在2024年集微咨询发布的《知识产权发布国内半导体制造企业国际视野二十强榜单》中以境外布局数量以及境外布局比例均高于其他企业位居第一,在《202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制造企业专利榜单》中位列第二,累计专利数达到13449项。这一系列成绩,为长鑫科技在国际竞争中构筑了坚实的技术壁垒。

长鑫科技的产品线已覆盖DDR与LPDDR两大主流DRAM产品,广泛应用于从移动终端、电脑、服务器到虚拟现实和物联网等诸多领域。DRAM作为具有大宗商品属性的关键芯片,市场规模庞大;而中国兼具全球最大电子产品制造国与消费国的双重身份,为长鑫科技提供了需求极为旺盛的广阔发展空间。根据海外市场研究机构统计,长鑫科技市占率位居中国第一、全球第四。

而技术突破的最终检验标准是市场认可,而长鑫科技在这方面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据了解,长鑫的产品已服务于包括小米、vivo、OPPO、传音等在内的国内头部企业,这充分证明了其技术已具备与国际同台竞争的市场化能力。

随着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存储芯片作为数据载体与计算底座的核心组件,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过去,存储市场由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巨头主导,而如今,随着长鑫科技等中国企业的崛起,这一格局正被改写。随着技术、市场、专利等方面的全面突破,长鑫科技正推动中国在全球存储芯片赛道实现从“跟跑者”到“并跑者”的跨越。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